中醫治療,講究“因人而異”。即便同樣的病癥,對不同的人,也要采取不同的治法,這里頭有一個關鍵點:體質。
中醫體質學說認為,體質反映了機體在發病前的一種潛在趨勢和對疾病的易感性。
日常養生保健,也要充分考慮體質因素,做針對性的調理。那么, 該如何辨別自己的體質呢?
一兩個表現,不能斷定體質
有些人會找到相關資料,對照不同體質的表現,對號入座。但體質不能僅僅憑借一兩個身體外在表現就斷定。
比如說,四肢不溫、手腳怕冷,就判定陽虛體質。這未必準確。
因為這些表現亦可以出現在氣虛血虛、長期缺乏運動、氣郁體質的人身上。陽虛體質的判定需要更多的證據:小便清白、經常夜尿、大便稀溏并伴隨陽虛舌脈等。
體質常是兼加的,不是單一的
即便有些人的多數癥狀,都對得上某一種體質的癥狀,也只能說,基本知道可能的體質屬性傾向。
體質的表現,有主次之分,因而一個人具體的體質歸屬,也有主次之別。
中醫將體質大體分為九種,但人有何止千千萬?
這九種體質并不能與每個人的體質完全吻合,絕大多數人有兩種甚至更多的體質——也就是我們說的“兼加體質”。
如氣虛與痰濕體質混見,氣虛與瘀血體質混見;氣郁與痰濕體質;氣郁與陰虛體質等。
此外,進入老年后,生理衰老、疾病癥狀混在一起,體質情況會更為復雜。
短期表現,不能反映真實體質
專門去趟醫院做體質辨識(通常設在治未病門診),就能輕易把自己的體質搞清楚了?
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固然是好,但我們自身依然不能“偷懶”。
臨床上做體質辨析,同樣需要“望聞問切”,其中,“問”尤其重要,甚至有專門的問卷,作為初篩。對問卷的作答是否詳實,會直接影響醫生判斷。
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呢?
因為體質受眾多因素的影響,先天稟賦、胎育、飲食習慣、性格差異、起居、環境共同影響并參與塑造我們的體質。在沒有出現大病、生活突變等情況下,體質是相對穩定的。
但是,一些細小方面,尤其是飲食起居所引發的一些癥狀,常常干擾人們對體質的判斷。
比如,不少人在工作過度勞累、精神壓力大的時候,也會出現舌邊齒痕;在進食較多油炸煎炒、辛辣刺激的食物后,會出現口干、小便黃;在遇到較大打擊之后,會郁悶、煩躁、惱怒等……這些是臨時性表現,并不能反映真實體質。
若是去到醫院就往那一坐,啥都不說,醫生看到的只能是當時的情況。
因此,判斷體質應持續關注自身的情況。你最近的生活狀態,哪些表現一直存在,哪些是最近才出現的,都應詳盡告知告訴醫生,方可幫助醫生為自己做出準確判斷。
長按另存為,然后打開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