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
暑
2017年7月22日
大暑熱不透,大熱在秋后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大也。”
氣候特征:“斗指丙為大暑,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”大暑節氣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,氣溫最高,農作物生長最快,同時,很多地區的旱、澇、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。
大暑 — 物候
一候腐草為螢
螢火蟲產卵在落葉與枯草之間,經幼蟲、蛹而至成蟲,在盛夏孵化而出。古人的生物知識缺乏,所以以為螢火蟲在此時由腐草所變化而生。
二候土潤溽暑
“腐草化為螢,又五日,土潤溽暑。” 此時土壤內濕氣潮潤,天氣也濕熱難耐,這種蒸郁的熱天也是最難過的。
三候大雨時行
當早上的濕熱之氣升至對流云層,在高空遇冷,常在午后降下大雨,雨勢大但是下雨的時間不長,雨后可以稍稍緩解一些暑氣。
那關于大暑的養生小常識都有哪些呢?下面為大家講講大暑養生小常識,健健康康過大暑!
1
多酸多甘
古代學者認為“夏季暑濕,適宜清補”。夏天酷熱高溫,人們喜冷飲,喝水多,導致濕氣侵入人體,而外濕入內,使水濕固脾,引起脾胃升降,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,出現積水為患,引起食欲不振等。
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,暑濕對脾非常不利,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,不宜多食,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。并且,夏季歸心,而心喜涼,宜食酸,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。如:菠蘿、西瓜等。
2
精神調養
大暑時節,天氣酷熱,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,急躁焦慮,無精打采,精神不集中等情形,有人稱之為“精神中暑”。
因此,要做好精神調養,謹 守“靜心養生”的原則,保持心境清靜,避免不良刺激,凡事以平常心對待,切莫大喜大怒。要預防“精神中暑”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自我心理暗示,想象自己處于大 自然之中,綠樹搖曳,高山流水,使你心曠神怡,心平氣和。
3
補氣去火
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,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,表現出情緒煩躁、焦慮、易激動、失眠等,這些癥狀在醫學上稱為“夏季情感障礙”。因此,“去火”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。
夏日祛火的食物,上佳選擇:苦瓜、西紅柿等性涼、清暑的蔬果,同時,牛奶性微寒,可以補水、滋陰、解熱毒,也是“去火”良品。狗肉、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。
4
起居防暑
大暑濕熱交蒸,人們易因高溫高濕使汗液不易蒸發,或是高溫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,而發生中暑。
因此,大暑時節,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,出門時避開烈日, 同時要適當補充水分,以感身心舒適為宜。體質寒的人應以熱飲為主。
5
新鮮干凈
中醫認為,胃為后天之本。夏季人們常感食欲減退,脾胃功能較為遲鈍,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。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,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,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,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。
胡蘿卜、檸檬、莧菜是其中首選;時令的野菜蔬果,多食更是大有好處。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、冷或不潔的食物,以免染上痢疾、腹瀉等。
6
堅持運動
在炎熱的大暑時節,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煉,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運動。
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,如廣播體操、太極拳、跳繩、慢跑、羽毛球、乒乓球等,避免過于疲勞、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,同時在運動過后要適當飲用溫開水,補充體液。
7
補水養生
中醫理論講究“陰陽五行”、“天人一體”,冬為陰,夏為陽,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,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,人體陽氣,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,體內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。
三伏天,人稍勞作或運動,就大量出汗,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。因此,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。
長按另存為,然后打開微信掃一掃